福布斯:新iPhone想要赢得2016任重道远
2016-03-07 07:10:25 来源:威锋网 评论:0 点击:
《福布斯》专栏作家伊万·斯彭斯(Ewan Spence)周六撰文称,尽管苹果iPhone销量在2015年创下新纪录,但苹果要想凭借新iPhone赢得2016年的胜利将任重道远。作者认为,未来苹果新iPhone获得成功,关键在于苹果如何去说服老用户、赢得这些升级换代用户需求;而苹果的iPad、Mac、MacBook甚至是Apple Watch,未来的市场路线也概莫能外。以下为文章内容概要:
在最近的苹果季度财报会议上,该公司以创纪录的业绩翻过了2015年日历的最后一页。对于2016年展望,苹果却无法继续让业界激动。今年苹果要想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,或许将来自新技术、产品外观更新,以及产品线上更多有效产能等诸多方面驱动。
但苹果能否保持增长的关键因素,其实也很简单:苹果能否俘获用户、促使他们升级自己手中的设备。
似乎每隔两年时间,苹果iPhone都应该够吸引到更多用户。因为这一时间段,正好是用户与他们的运营商合同告一段落,通常他们会重新选择一款新手机。但在2015年(日历年)的最后一个季度里,苹果却未能实现这一目标。
该季度苹果iPhone销量达到7400万部,如此庞大的数字本已无可厚非,但由于这一数字所代表的当季iPhone销量同比增幅最低而受人关注。与此同时,业界分析预警称,苹果2016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有下降的潜在可能。
升级计划
苹果对于iPhone 6s系产品需求的盲目自信,体现在圣诞假期间该产品的市场供过于求。值得众人怀疑的是,许多用户依旧青睐于苹果在2014年推出的大屏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上,甚至有很多用户依旧对自己手中的4英寸iPhone爱不释手,认为其功能并不落后。
苹果需要说服这些客户,促使他们升级到更新的iPhone设备,而且苹果希望即将到来的4英寸iPhone SE,就必须做到这一点。随着西方智能手机市场饱和,如何能够获得现有定期升级客户,对于苹果来说至关重要。苹果正通过“iPhone升级计划”来解决这一问题(至少在美国),苹果的“iPhone升级计划”,旨在使客户摆脱过去为获得iPhone所采取的一次性支付形式,而是通过家庭月度账单形式支付,苹果将为最近的手机提供年度升级计划。
到今年9月份的时候,苹果一旦发布了这款名称被假定为“iPhone 7”的手机,我们将能够看到苹果的这一尝试是否会获得成功。如果能够一炮打响,苹果有望将这一模式拓展到美国之外的全球其他地区市场。
概莫能外
但目前对于苹果而言,并非仅仅iPhone需要赢得更新换代用户需求,iPad同样面临类似问题。在同一时期,苹果的平板电脑硬件更新周期没能赶上智能手机,即使苹果在推出多款平板产品时都报了极大期望。在最近的iPad上,苹果添加了Apple Pencil,而在今后几年时间当中,苹果将把这一最大卖点附加到9.7英寸(或许还会附加到7.9英寸的mini)产品上,使之成为吸引客户更新换代iPad的主动力,而不是iPad产品本身磨损产生的刚性需求所致。
和iPad一样,未来苹果的Mac、MacBook市场需求,也都面临着同样问题:如何去刺激老用户去更新换代。 此外,还包括苹果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。苹果可能将在今后某一时点推出第二代智能腕表——Apple Watch 2。但现有的每个用户会购买新款产品吗?或者会像购买iPad的一样、在许多年后再购买一款新的Apple Watch 2吗?我依旧认为,苹果应该推出一个基于Apple Watch、类似iPhone升级计划,但这需要蒂姆·库克(Tim Cook)及其团队去领悟产品更新换代升级需求。那么问题再次来了:关键是如何创建升级需求。
充满坎坷
站在分析师和众多投资者的角度,他们需要苹果继续保持增长,而苹果则需要说服现有用户转移至最新技术。当一项技术不成熟的时候,其年度增长能力足以吸引大多数用户。
但现已今非昔比。盘点一下苹果的产品目录可以发现,iPhone 5s现在对于大多数用来说依旧“是一款非常好的智能手机”。iPad也面临同样问题,因为许多平板设备的顶级功能并非能够刺激用户购买的原因,相反,老款iPad依旧能够收发电子邮件、浏览网页。包括笔记本和桌面电脑,人们也很少频繁升级。即使苹果Apple Watch 2能够拥有像iPhone到iPhone 3G之间的技术跳跃,但仍旧会脱离正常的升级周期。
在未来一年中,苹果前路充满坎坷,前期技术优势利好都将消失殆尽。在未来一年中,苹果到底是满足于其在技术金字塔顶部的稳固地位,还是竭尽全力向现有用户推销新产品实现销售增长呢?这一问题的答案,在于苹果到底能够吸引多少客户升级他们手中的设备。
访问:
相关热词搜索:AppleiPhone 福布斯:新iPhone想要赢得2016任重道远 ZRSOFT 数码 通信 互联网 手机 业界 科技 媒体 资讯 IT新闻 言论平台 卓软 ZRSOFT